- · CC-TDOB01分散式控制系统
- · 电工电气140CPU67160阿米控
- · 即墨输入量控制器CC-PDOB01
- · DS200TCQAG1A厦门阿米控技术
- ·
- · 分散式控制系统2711P-K15C4A8
- · GV-U6E-310电源模块
- · 瑞丽IC693MDL741C模拟量卡件
- · 11MM探头前置器330780-51-00
- · 接线端子板DO820
- · 分散式控制系统80363972-100
- · CC-PAIH0151405038-175模块
- · FS450R17KE3AGDR-71C输入量处理器
- · PLC系统DSQC612卡件
- · ADV551-P50S2
- · 电工电气IC200MDL750阿米控技术
- · 通讯模块1734-OW4
- ·
- · AB1756-DNBE罗克韦尔-上海
- · ASE抗饱和板3BHE034863R0001
在线—— FBM206
DCS是一种“分散式控制系统”,而PLC(可编程控制器)只是一种控制“装置”,两者是“系统”与“装置”的区别。系统可以实现任何装置的功能与协调,PLC装置只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。

DCS从1975年问世以来,大约有三次比较大的变革,七十年代操作站的硬件、操作系统、监视软件都是专用的,由各DCS厂家自己开发的,也没有动态流程图,通讯网络基本上都是轮询方式的;八十年代就不一样了,通讯网络较多使用令牌方式;九十年代操作站出现了通用系统,九十年代末通讯网络有部份遵守TCP/IP协议,有的开始采用以太网。总的来看,变化主要体现在I/O板、操作站和通讯网络。控制器相对来讲变化要小一些。操作站主要表现在由专用机变化到通用机,如PC机和小型机的应用。但是目前它的操作系统一般采用UNIX,也有小系统采用NT,相比较来看UNIX的稳定性要好一些,NT则有死机现象。I/O板主要体现在现场总线的引入DCS系统。
DC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:带I/O部件的控制器、通讯网络和人机接口。人机接口包括操作站、工程师站和历史站。控制器I/O部件和生产过程相联接,操作站和人相联系,通讯网络把这两部分联成系统。所以操作站是DCS的重要组成部分,工程师站给控制器和操作站组态,历史站记录生产过程的历史数据。近几年开发的人机界面还有动态数据服务器。
一个DCS系统控制器和I/O部件通常可以运行16-20年,而操作站因为有活动部件,所以比较容易损坏,如:硬盘、键盘、CRT、软驱等,运行6-8年后出现故障的概率就比较大,所以在DCS运行过程中,操作站更新的情况比较多。
DCS的控制器的变化较小。其变化表现在控制算法的安排、控制算法的多少,存取的I/O点数的多少和内存的大小等,操作系统一般都是专用的。操作站的变化就很大,八十年代以前的操作站,一般没有硬盘及动态流程图,能显示的标签数比较少,例如500个标签(标签指的是AI、DI、回路、开关量的逻辑关系等),八十年代出现了能显示5000个标签的操作站,九十年代出现了能显示30000个标签的操作站。同时,也出现了在微软的NT通用平台上运行的通用显示软件。开始,通用软件只在PLC的操作站上使用,后来也逐渐应用在DCS上。它的标签量可以达到10000个,甚至更多。
UMZ-1674-D16-G
DT-6-S SS-600-9 6-6 HBZ-SS SS-600-6 #1174Q3
IFM Efector TR2430
SHC1039
Allen Bradley 1492-CB2-G050
TMM-104-01-L-D-RA #169A5
TSW-103-07-G-S #169A17
TSW-113-07-G-D #169A17
QTE-040-01-F-D-A-GP
EJ101S-013N & AL-55S
SB20999UC01
5282-9SG-3XX
4A-MB4XPFA-SSP
2770A-01E
PM2-LH10
3S-DMA-001
VA01PSC24-1PE-L5
E3C-JC4
E3X-A41
E3HF-IDE1, E3HF-IDE
1E1C9 #1631B1
SS-PB6-TA6
Renata CR2032.IB
VG342R-5DZ-06N, VG342R5DZ06N, EVG0B36
IR3010-F02BG, IR3010-F02, P362030-20, G43-4-01
C320KGS6
LA 305-S
SICK I11-S213
STI T5009, T5009-021SM
SS-QTM2A-B-4PM
SS-810-1-2
SS-400-2-8 & SS-400-2-6
IFTBG012038B, 203/743-9272 #1550E1
SS-1VS4-X
SS-10M0-9
警方提示:网上买、卖商品要谨慎小心,以免上当受骗。